示从侄臻荫

吾家盛甲第,河库为权舆。
厥后二十科,榜上姓名书。
祖德培植远,岁月几盈虚。
记汝赴京国,岁在丁巳初。
淮北纷干戈,烽火遍里闾。
田园尽荒芜,尔我蚁虱如。
我抱风木痛,衔血哀皋鱼,长途尔为伴,谋失系我疏。
说饼杂豆麦,充肠多芋渠。
马氏蓬门中,嚄嚄声无猪。
室罄如悬磬,镜暗空藏蜍。
何以驱忧患,㰂酒浮春蛆。
南北苦流离,六载三移居。
赋性赖坚忍,讵谓豁达欤。
艰难奉慈母,家无儋石储。
劳劳齑盐问,可怜灰烬余。
天恩亦云厚,槃带匪思且。
期汝嘉禾植,恶彼莠草锄。
望汝奋骐骥,驽材嗤蹇驴。
善米与性禾,丰稔验经畬。
篝镫照缥缃,明月来庭除。
而翁咏子衿,风尘羁客裾。
五十尚勤学,乡曲流名誉。
丰城跃剑气,光射牛斗墟。
行见甲坼萌,春雷惊发舒。
高曾贸矩矱,箕裘宜勉诸。
雕鹗出秋尘,直上毋踌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长辈写给侄子的家书,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讲述了家族兴衰、人生苦难和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家族回忆(开头到"榜上姓名书")
诗人先自豪地回忆家族曾经的辉煌,祖上连续二十次科举上榜,门第显赫。这里用"盛甲第"(科举成绩优异)、"权舆"(起源)等词展现家族荣耀。

2. 苦难经历("记汝赴京国"到"乡曲流名誉")
这是最动人的部分,诗人用白描手法记录战乱中的真实生活:
- 战火中逃难:"淮北纷干戈"描写战乱,"说饼杂豆麦"写只能吃杂粮充饥
- 贫苦生活细节:"室罄如悬磬"说家里空得像倒挂的磬,"马氏蓬门中"用典形容穷得连猪叫都听不到
- 六年流离失所:"六载三移居"道尽颠沛流离
- 坚守孝道:"艰难奉慈母"体现乱世中仍恪守孝道

3. 对侄子的期许(最后部分)
诗人用一系列比喻激励侄子:
- "嘉禾/莠草"比喻要做有用之才
- "骐骥/蹇驴"对比骏马和笨驴
- "丰城剑气"典故喻指终将出头
- "雕鹗出秋尘"鼓励一飞冲天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真实记录历史:像"淮北纷干戈"等句都是清代战乱的生动史料
2. 感人至深:写贫困却不卖惨,如"充肠多芋渠"(靠芋头填肚子)的细节令人动容
3. 教育智慧:不用说教,而是用"你父亲五十岁还在读书"的榜样力量激励后人

全诗既有家族记忆的厚重,又有乱世求生的坚韧,更饱含长辈的苦心,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在逆境中坚守希望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