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七首 其二
瑶波淡写湘妃怨,美人洞箫声起。
霜籁泠泠,烟痕渺渺,一片碧山花外。
幽怀漫寄。
听低唱微云,袖双扶翠。
惨绿垂杨,丝丝金缕画船舣。
鲈乡便携俊侣。
鸥边清事足,销尽罗绮。
红烛填词,青楼侧帽,那许年芳如水。
银湾影里。
问何处琼楼,峭风仙佩。
梦去罗浮,月明骑凤子。
霜籁泠泠,烟痕渺渺,一片碧山花外。
幽怀漫寄。
听低唱微云,袖双扶翠。
惨绿垂杨,丝丝金缕画船舣。
鲈乡便携俊侣。
鸥边清事足,销尽罗绮。
红烛填词,青楼侧帽,那许年芳如水。
银湾影里。
问何处琼楼,峭风仙佩。
梦去罗浮,月明骑凤子。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夜场景,通过音乐、自然和人物活动,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和高雅情趣。
上片(前八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开篇用湘妃竹的典故(传说中舜帝妃子泪洒竹子成斑)带出箫声,把音乐比作秋霜般清冷的流水声。薄雾中远山若隐若现,箫声回荡在开满花的山间。文人把心事寄托在音乐里,听着轻柔的歌声,看歌女翠袖轻拂。最后镜头转到垂柳依依的画船,柳丝像金线般垂在船边。
下片(后九句)写文人聚会:在盛产鲈鱼的江南,带着好友像白鸥般自在游玩,褪去华服享受简单快乐。他们在青楼(古代指豪华楼房)红烛下写诗,戴着歪斜的帽子(侧帽指不拘礼节),感叹青春像流水易逝。仰望银河,幻想天上仙人的住处,晚风送来玉佩叮当声。结尾突发奇想:不如梦回罗浮山(道教名山),在月光下骑着凤凰飞升成仙。
全词用"淡写""泠泠""渺渺"等轻盈的词语,营造出空灵意境。通过箫声、柳条、红烛等具体意象,把文人追求的超凡脱俗生活写得生动可感。最后的神仙想象,既是对现实束缚的逃避,也展现了艺术化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