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陈月观二首

鳌转山空海失深,仙人抱月自高吟。
春秋两字尊王义,皇极一编经世心。
千载文声扶学校,万年史笔寄山林。
太邱古矣元龙老,天霆先生续正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陈月观先生学问、品格和影响力的赞美。

首联“鳌转山空海失深,仙人抱月自高吟”用神话般的画面开篇:传说中驮着大地的神鳌转动,山峦移位,海洋也显得不再深邃,而陈月观像一位超脱尘世的仙人,怀抱明月独自吟咏。这里用夸张的想象,突出他的学问高深、境界超凡。

颔联“春秋两字尊王义,皇极一编经世心”直接点明他的学术成就:他研究《春秋》,推崇儒家“尊王”的正统思想;他著述《皇极经世》,心怀治国安邦的抱负。这两句说明他不仅是学者,更关注现实社会的治理。

颈联“千载文声扶学校,万年史笔寄山林”赞美他的影响力:他的学问支撑起千年的文教传统,而他本人却像隐士一样寄情山林,不慕名利。这里既有对他学术地位的肯定,也表现了他淡泊名士的风骨。

尾联“太邱古矣元龙老,天霆先生续正音”将他比作古代贤人(太邱指东汉名士陈寔,元龙是三国名士陈登),说他们已成过往,而陈月观(天霆先生)继承了正统学问,延续了文化的正脉。

全诗用典自然,既有宏大的想象,又有具体的赞誉,塑造了一位学问深厚、心怀天下却超然物外的学者形象,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

王奕

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