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马文明会同年

春官昔日曾推毂,万里青霄同奋足。
阅人浑是沙拣金,顾我真惭葭倚玉。
醉向东风促马蹄,宴罢归来曲江曲。
花枝乌帽笑欹红,柳带宫袍惊染绿。
小臣何幸感遭逢,圣主无劳资梦卜。
卓哉忠孝是良图,漫尔荣华匪私祝。
唯君好事尤好文,长夏开筵思秉烛。
情深樽俎笑谈间,片纸微词并收录。
献酬终日已百拜,出门送客犹三肃。
卉木庭除倍有辉,饭刍仆马皆蒙福。
高秋风月正撩人,我亦试将嘉会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参加朋友聚会后的感怀之作,用轻松愉快的笔调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回忆往事(前八句):作者回忆当年科举考试时与友人共同奋斗的岁月,用"沙里淘金"比喻选拔人才的严格,用"芦苇倚靠美玉"自谦才华不足。接着生动描写了考中后的欢乐场景——醉醺醺地骑马游街,帽子上簪着红花,官袍映着柳色,一派春风得意的景象。

2. 感恩与志向(中间六句):作者谦虚地说自己幸运得到明君赏识(不需要像古人那样靠解梦占卜来求官),表明更看重忠孝品德而非荣华富贵。特别称赞主办宴会的主人既热情好客又文采风流,盛夏时节还特意点灯夜宴,把大家的即兴诗作都细心收藏。

3. 宴会盛况(后六句):描写宾主尽欢的热闹场面——整天都在互相敬酒,送客时还依依不舍。连院子里的花草、仆人的马匹都沾了喜气。最后以秋高气爽、风月宜人作结,表示自己也要效仿主人筹办这样的雅集。

诗中运用了"花枝乌帽""柳带宫袍"等鲜活的色彩对比,通过醉酒、赋诗、送客等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当时的热闹氛围。作者在欢聚时刻仍不忘强调"忠孝良图"的价值观,使这首宴饮诗在风雅之外更显品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