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武殿试护卫歌

夷门上倾辽水浑,东方日出天下明。
汤盘既铭德日新,万国贡篚来燕京。
朱门霜戟崇元勋,凤毛麟角歌振振。
白弓长箭红鹤翎,紫薇垣外罗天兵。
鲲鹏变化实通津,百年圣神相继承。
正大天子寿万春,恒山风暖河源清。
爰得方召为虎臣,虎穴生子被奇文。
殿前较艺羽卫陈,弓弰拂弦霹雳声。
聚星玉版湛玄云,宣城紫毫点姓名,高门继世承天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殿试选拔武官的盛大场景,充满了对朝廷威仪和人才济济的赞美。全诗用浓墨重彩的笔法,展现了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1. 开篇的壮阔气象 用"夷门日出""辽水浑"等自然景象暗喻国家安定繁荣,就像朝阳驱散黑暗。提到商汤沐浴的青铜盘(汤盘)刻着"日日更新"的铭文,暗示当今朝廷同样注重德政革新,引得万国来朝。

2. 人才选拔的盛况 通过"朱门霜戟""凤毛麟角"等比喻,突出这些武官候选人如同珍稀的凤凰羽毛、麒麟尖角般难得。他们手持白弓红翎箭,像天兵天将般列队在紫微星(象征皇宫)外,等待天子检阅。

3. 对朝廷的赞颂 用"鲲鹏变化"比喻人才在朝廷培养下成长,"百年圣神"歌颂历代明君传承。特别称赞当今天子(正大天子)治下连恒山都变得温暖,黄河源头也清澈——这是典型的政治吉祥话。

4. 比武现场的震撼 最生动的部分是殿前比试场景:弓弦震动如霹雳炸响,考官用宣城毛笔在玉板上记录成绩。最终胜出者(虎穴生子)将带着皇帝赐予的荣耀,让家族世代享受恩宠。

全诗亮点在于: - 用"白弓红翎""紫薇垣"等色彩强烈的意象构建视觉冲击 - 将比武的弓弦声比作"霹雳",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通过"凤毛麟角""鲲鹏变化"等动物比喻,使抽象的人才概念形象化 - 最后"高门继世"点明古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社会现实

本质上是一首政治赞美诗,但通过对仪式感、力量感的极致渲染,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武举考试的庄严氛围和成功者的无上荣光。

杨弘道

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