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篇别同年黄方舟中翰
咄咄出匣风雷惊,曹子登坛劫齐盟。
督亢图尽机不决,荆轲手中是顽铁。
长桥老蛟何太馋,身沐腥血出吴潭。
英雄成名仗一剑,千里取胜马如电,楼兰头血战袍溅。
此剑矫健龙虬如,此宝忍将犬羊污,拂拭苔花且深图。
智勇自甘落人后,五更古壁生铜吼。
督亢图尽机不决,荆轲手中是顽铁。
长桥老蛟何太馋,身沐腥血出吴潭。
英雄成名仗一剑,千里取胜马如电,楼兰头血战袍溅。
此剑矫健龙虬如,此宝忍将犬羊污,拂拭苔花且深图。
智勇自甘落人后,五更古壁生铜吼。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宝剑的意象,描绘了一个英雄的豪情与无奈,充满热血又暗含悲凉。
开篇用"风雷惊"形容宝剑出鞘的震撼气势,就像曹刿持剑登坛威慑齐国的典故,展现宝剑的威力。但紧接着笔锋一转,用荆轲刺秦失败的故事(督亢地图展开却犹豫不决),暗示宝剑再锋利,遇不到明主也是块"顽铁"。
中间部分通过"长桥斩蛟"的传说,展现英雄持剑建功的豪迈:宝剑染血、快马斩敌、战袍溅血,都是典型的英雄场景。但诗人突然转折,说这样的宝剑怎能被庸人玷污?就像英雄不该被埋没。
最后流露深沉感慨:真正的智勇之士往往甘居人后,就像深夜古墙上宝剑的嗡鸣无人听见。全诗通过宝剑的命运,道出英雄不遇的悲愤——再锋利的剑,没有明主也是徒劳;再大的才能,没有机遇也难施展。这种怀才不遇的叹息,正是打动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