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观
高情帝女慕乘鸾,绀发初簪玉叶冠(公主玉叶冠,时人莫计其价)。
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一作含)露出清澜。
层城烟雾将归远,浮世尘埃久住(一作驻)难。
一自(一作日)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一作洞深空探)碧瑶坛。
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一作含)露出清澜。
层城烟雾将归远,浮世尘埃久住(一作驻)难。
一自(一作日)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一作洞深空探)碧瑶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公主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她在人间难以久留的惆怅。
开篇用"高情帝女"点明主角是位心怀高洁的公主,她向往着乘鸾飞升的仙境生活。"玉叶冠"这个细节既显尊贵,又暗示她与凡尘的不同。接着用秋夜无云的明月和带着露珠的白莲,营造出清冷纯净的意境,就像公主高洁的品格。
中间两句形成对比:公主想飞向云雾缭绕的仙宫,却难以在充满尘埃的人间久留。这里的"层城"指仙境,"浮世"指人间,通过空间的高低对比,突出公主与俗世的格格不入。
结尾写公主终于乘着箫声飞升而去,只留下深锁的仙宫和碧玉祭坛。这个结局既带着成仙的圆满,又透着一丝人去楼空的寂寥。全诗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在仙境想象与人间现实之间切换,展现了修道者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