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岁七月自城中归吉文故乡南岭谷平庐陵印山凡故旧多招饮者饮后辄援笔赋诗五七言律外得歌行九篇聊书以遣怀云尔(录四。) 其三 饮谷平李氏

粟黄黍短沙连浦,白发涉江寻故路。
伍家渡头篁荻秋,柳侯庙前烟火暮。
昔时冠盖风雨凋,舅家乔木凉萧萧。
微吟西州泪自堕,欲访黄垆谁可招?
社墟左转增闾室,两街坐贾如郛邑。
杀牛压酿百货交,道逢少年不相揖。
尚馀八十病姻兄,罗羞馔客空罍瓶。
夜深山月窥前庭,童稚熟睡二老醒。
谈旧未了荒鸡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人回到故乡后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开头用"粟黄黍短"描绘秋天庄稼成熟的景象,老人白发苍苍渡过江寻找旧路。他路过伍家渡头时看到秋日的竹林和荻花,在柳侯庙前看到暮色中的炊烟,这些景物勾起了他的回忆。

中间部分最令人心酸:当年热闹的家族如今衰败了,舅舅家的老树也显得凄凉。老人低声吟诗时忍不住落泪,想找老友喝酒却发现故人已逝。虽然市集依然热闹,新店铺林立,但年轻人已经不认识他了。

最后写到唯一还活着的八十岁老亲戚,虽然贫穷仍尽力招待他。夜深人静时,月光照进院子,孩子们都睡了,只剩两位老人醒着聊天,直到公鸡打鸣。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展现了老人之间珍贵的陪伴。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通过今昔对比、热闹市集与孤独老人的反差,表达了"回不去的故乡"这一永恒主题。最动人的是结尾两位老人彻夜长谈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岁月无情中依然存在的人情温暖。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