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暮雪垂钓的宁静画面,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云痴天四合,密雪洒石矼"写景:浓云像痴迷般笼罩天空,密集的雪花飘落在石桥上。用"痴"字形容云,赋予自然景物人的情感,显得生动有趣。
中间两句"野渡灭行迹,岸沙横孤艭"继续写景:荒野渡口行人绝迹,岸边沙滩横着一条孤零零的小船。通过"灭""孤"等字眼,营造出空旷寂寥的氛围。
最后两句"谁怜鹤发翁,披蓑钓寒江"转入人物:有谁会注意到那位白发老翁,披着蓑衣在寒冷江边垂钓呢?这里突然出现的人物形象,与前文的寂寥景物形成呼应,突出了老翁的孤独坚韧。
全诗通过云、雪、渡口、小船等意象,层层铺垫出一个清冷孤寂的环境,最后聚焦于寒江独钓的老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含对孤独老者坚韧品格的赞赏。画面感极强,读来仿佛能看到那个在漫天飞雪中静静垂钓的身影。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