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

作计桃源向四明,奔山奔水接檐楹。
乡邻比视庞公隐,寇盗应知王粲名。
涛白掀天迷大浃,海青傍午下空城。
我家更在三交外,战地閒花又落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世俗纷扰、寻求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和破坏的深深忧虑。接下来,我会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名字《寄怀》已经暗示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情感寄托。

“作计桃源向四明,奔山奔水接檐楹。”这里,诗人似乎是在描述他向往的生活——像桃花源一样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宁静和平和。他渴望奔向山水之间,与自然和谐相处,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种生活在诗人看来就像是屋檐下楹柱的相接,代表着和谐与安定。

“乡邻比视庞公隐,寇盗应知王粲名。”在这里,诗人提到了庞公和王粲。庞公可能指的是隐士,诗人希望他的邻居都是像庞公一样的隐士,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而王粲则可能是一个英勇的战士或领导者,诗人希望即使面对寇盗侵扰,也能有如王粲般的英雄保护他们的安宁。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英雄的保护的期待。

“涛白掀天迷大浃,海青傍午下空城。”这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波涛汹涌,天空乌云密布,海浪在午后涌入空城。这种景象可能象征着战争的破坏和混乱,也可能是诗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的忧虑。

最后,“我家更在三交外,战地閒花又落英。”诗人指出他的家在三交之外,这可能是指他的家远离战乱之地。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关注着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他看到了战地的花朵在凋落,这表达了他对战争破坏的深深忧虑和对生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英雄的崇敬,对战争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生命的珍视。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深思考和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