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伯益嘲菊韵

虚随斗转属中宵,草木凌竞菊粲修。
钱叠夕阳金偠儁,蕊浮秋露骨玉镌雕塑。
不随俗子媚时好,长伴幽人避世嚣。
冷炙残杯愧徵逐,曲肱只合友颜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菊孤傲高洁的形象,借菊花表达诗人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用"虚随斗转"(随着星斗默默转动)和"草木凌竞"(草木在寒风中颤抖)营造秋夜萧瑟的氛围,反衬出菊花("菊粲修")在寒风中依然挺拔绽放的姿态。

三四句用"钱叠夕阳"比喻菊花花瓣像铜钱一样层层叠叠,在夕阳下金光闪闪;"蕊浮秋露"写花蕊沾着秋露,像玉雕般晶莹剔透。这两句用金玉作比,突出菊花的华贵气质。

五六句是诗眼:菊花不讨好世俗的喜好("不随俗子媚时好"),只愿陪伴隐士远离尘嚣("长伴幽人避世嚣")。这里明写菊花,实则是诗人自况,表明自己清高自守的志向。

最后两句自嘲:虽然生活清贫只能吃剩饭("冷炙残杯"),但宁愿像颜回那样"曲肱而枕"(弯着手臂当枕头),过着简朴自在的生活。用颜回"箪食瓢饮"的典故,进一步强调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

全诗通过咏菊,展现了诗人不慕荣华、甘于清贫的高洁品格。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宁可枝头抱香死"的倔强,以及在物质匮乏中依然保持精神富足的人生态度。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