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杂感用所南郊行即事韵 其一

世绝麟游薮,余同鸠寄巢。
畏人藏短发,问信断荒郊。
度日薪如桂,全身藉用茅。
归来就灯火,诗卷未容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在乱世中的艰难生活,表达了他坚守精神家园的决心。

前两句"世绝麟游薮,余同鸠寄巢"用比喻手法:麒麟不再出现象征盛世不再,自己像斑鸠一样只能寄居他处。说明社会动荡,诗人被迫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困苦生活:因为害怕被人发现而剪短头发(可能暗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在荒郊野外也打听不到亲友消息。柴火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飞涨),只能用茅草来遮身御寒。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虽然生活艰难,但回到家中面对灯火,依然不愿放下诗卷。这表明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仍坚持读书写诗,守护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全诗通过对比物质生活的困顿和精神追求的执着,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乱世中清贫自守、不改初心的形象。最打动人的是,在连基本温饱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诗人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这种精神追求让平凡的生活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