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通体雪白的动物(很可能是老虎),通过简洁的画面传递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一句"一色通身白"用最直白的语言勾勒出主角形象——纯白的毛色给人干净利落的视觉冲击。这种全白配色在自然界本就罕见,为后文埋下伏笔。
第二句"天然绝点尘"进一步强调其纯净,就像刚下过的雪一样纤尘不染。这种纯净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与生俱来的特质,暗含"天生不凡"的意味。
后两句突然转入动态场景:这只白兽只是安静地站在古老的道路中央("吒少当古路"),即便不发出吼声("不吼也惊人"),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这里巧妙运用了"无声胜有声"的反衬手法——不需要张牙舞爪,仅仅是存在本身就充满威慑力。
全诗最精彩的是对"气势"的描写。诗人没有直接说这只兽多凶猛,而是通过"白色象征稀有珍贵"、"安静站立却令人畏惧"这些侧面描写,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就像现实生活中,真正有实力的人往往不需要虚张声势,安静的存在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这种写作手法特别高明:短短20个字,既画出了鲜明的视觉形象,又传递出深刻的哲理,还留给读者想象空间——你可以把白兽理解为老虎,也可以联想成其他具有威严的事物。诗歌的魅力正在于用最简练的语言,激发最丰富的联想。
释亮
释亮(一一五三~一二四二),号西山,俗姓税,梓州郪县(今四川三台)人。少嗜佛经,礼本县文才院僧普明为师。受具毕,往成都大圣善寺,择三学名流北面师事之。后往毗陵华藏,参礼涂毒策,策器之,与之偕移径山,多依堂中第一座遁庵宗演决所疑。宗演开法藏,亮与之偕。后出世建康府清真寺。晚住庆元府小灵隐寺。理宗淳祐二年卒,年九十。为南岳下十七世,遁庵宗演禅师法嗣。有宋觉心等编《西山亮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本《语录》及所附居简撰《塔铭》。今录诗二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