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山中茅居,近悟瓦为不漏之理,物料毕集,阻雨待晴
缘觉耳根知。
溪声摇梦思。
奈痴云、总是迷离。
未到上灯先闭户,斋静课,槿葵稀。
破屋杜陵诗。
秋风防我欺。
燕巢泥、扶上梁迟。
疑是茅龙衾恋旧,犹未肯,换春衣。
溪声摇梦思。
奈痴云、总是迷离。
未到上灯先闭户,斋静课,槿葵稀。
破屋杜陵诗。
秋风防我欺。
燕巢泥、扶上梁迟。
疑是茅龙衾恋旧,犹未肯,换春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山里人修房子的日常小事,却透露出耐人寻味的生活智慧。
上片像一组生活镜头:作者住在溪边茅屋,整天听着流水声想事情。可最近老下雨("痴云迷离"),天没黑就得关门("未到上灯先闭户")。屋里静悄悄的,门口种的木槿和向日葵都稀稀拉拉的——这些细节活画出山居的清苦与寂寞。
下片更有意思:他把破房子比作杜甫诗里的茅屋,怕秋风来捣乱。燕子衔泥补窝的动作慢吞吞的,就像在等什么。最后神来之笔:怀疑是盖房用的茅草("茅龙")和被褥("衾")有了感情,舍不得分开,所以迟迟不肯换上春装。这里把茅草拟人化,明明是天气耽误修房,却说成茅草念旧,透着山里人苦中作乐的幽默感。
全词妙在把修房子这种琐事写得生动有趣。雨声、燕子、茅草都像有了脾气,简陋的山居生活顿时充满温情。作者不直接抱怨天气,反而和身边的一草一木开玩笑,这种豁达心态比华丽的房子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