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讲的是一个人在深山里修行三年的感悟,语言简单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三年来在此山中,上下人情贵一同"说的是:作者在山中隐居三年,体会到无论是地位高的人还是普通人,本质上都是平等的。这里的"上下"可以理解为社会阶层,"贵一同"强调人人平等的思想,暗含佛家"众生平等"的理念。
后两句"今日溪头休惜别,德云只在妙高峰"最有意思:今天在溪边告别时不必伤感,因为真正的智慧(德云)就在最高的山峰上。这里的"妙高峰"既指真实的高山,也象征精神境界的巅峰。诗人用"溪头"和"高峰"形成对比,暗示离别只是表象,追求真理的道路永不停歇。
全诗用爬山修行比喻人生成长,传递了几个朴素道理: 1. 真正的修行需要时间沉淀(三年) 2. 看破世俗等级才能获得智慧 3. 告别不必伤感,因为追求真理的道路永远向前
就像我们现代人常说"人生是场修行",这首诗用山水意象告诉我们:保持平常心,专注自我提升,就能在人生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度。
释洵
释洵,俗姓阮,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住福州鼓山堂寺。为南岳下十五世,上封才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二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