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功成韵赋外舅短项翁

君不见王绩非狂生,笔墨扫尽惟酒经。
又不见志和非漫尉,江湖醉咏渔歌耳。
文章得失两梦事,一醉从渠俱不理。
人间自有行秘书,此翁聊为山泽儒。
平生斟酌自饱满,宁复有欠宁有馀。
可怜蹒跚挽不前,属车岂识从甘泉。
不矜万卷腹空洞,渴梦只恐东溟乾。
莫疑此翁拘器穷,此翁有用非哑钟。
浊醪作贤清作圣,翁不异味同其空。
我方畏缩立下风,伸颈一笑短项逢。
脱冠与翁共醉倒,从人笑此两秃翁(以上宋龚昱《昆山杂咏》卷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轻松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嗜酒豁达的"短项翁"形象,传递了超脱世俗、醉中求真的生活态度。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开篇用两个历史典故(王绩著酒经、张志和写渔歌)说明真正的文人不在乎世俗眼光,暗示短项翁也是如此特立独行。

2. 中间具体描写短项翁的特点:肚子像装满万卷书却不在意学问,只担心酒不够喝;看似穷困实则精神富足,能把浊酒当美酒,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3. 最后诗人自嘲与短项翁对饮的场景:一个畏缩的瘦高个遇到短脖子老翁,两人脱帽醉倒,完全不顾旁人嘲笑。这个画面生动展现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洒脱。

诗中最妙的是将"短项"这个生理特征转化为精神象征:脖子短反而更贴近本心,不必像世俗那样伸长脖子追名逐利。通过"秃翁""短项"等自嘲用语,反而突出了超越外表的精神自由。全诗在戏谑中蕴含深刻哲理: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学问多少,而在于活得真实自在。

耿镃

耿镃,字德基,一名元鼎,字时举(《昆山杂咏》卷中),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间太学生(《中吴纪闻》卷六)。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