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山庄杂咏十首 其三 商乐

秦儒避书烟,逃难商山下。
安刘亦谩耳,后世巧模写。
智琼果何人,一笑示幻化。
蛮触聊寓言,此亦何足讶。
未知采芝人,何如种桃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不同选择,以及作者对这些选择的看法。

前四句说的是秦朝儒生为躲避焚书坑儒的灾难,逃到商山隐居。后来有人写诗赞美他们"安定汉朝"的功劳,但作者认为这不过是后人牵强附会的说法。

中间四句用了两个典故:智琼是仙女,代表虚幻不实;"蛮触"出自庄子,讲两个小国为蝇头小利打仗,比喻世人争名夺利很可笑。作者认为这些事都不值得大惊小怪。

最后两句是重点:那些在深山里采灵芝的隐士(指商山四皓),真的比在桃花源种桃花的陶渊明更高明吗?作者其实更欣赏陶渊明那样真正超脱的人生态度。

全诗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生选择,表达了作者看透世事的智慧:与其像商山四皓那样表面隐居实则关心政治,不如像陶渊明彻底远离尘世纷争。这种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在今天依然能引发我们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