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童山
避嚣去城市,遣闷在川岑。
遂申独往意,行此无尽林。
松篁俨映郁,苍翠邈深沈。
九陇山已见,三生石可寻。
列障围招提,杰阁俯岖嵚。
池光乱塔影,涧流传声音。
龙化井已竭,虎去泉徒深。
周顾信灵迹,迟留多赏心。
念未委尘妄,事可息烦襟。
即理苟已协,何用恋华簪。
遂申独往意,行此无尽林。
松篁俨映郁,苍翠邈深沈。
九陇山已见,三生石可寻。
列障围招提,杰阁俯岖嵚。
池光乱塔影,涧流传声音。
龙化井已竭,虎去泉徒深。
周顾信灵迹,迟留多赏心。
念未委尘妄,事可息烦襟。
即理苟已协,何用恋华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逃离城市喧嚣,独自前往天童山寻幽访胜的体验。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进山缘由(前4句)
诗人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是为了躲避城市吵闹、排解烦闷才来到河边山林。这种直白的开头让现代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谁没有过想暂时逃离都市生活的冲动呢?
2. 山中美景(中间12句)
诗人用生动的画面带我们游览山林:
- 先看到浓密的松竹苍翠欲滴(像一道绿色帷幕)
- 发现九陇山和三生石(佛教名山和象征轮回的奇石)
- 走近寺庙建筑群(围墙环绕着高耸的楼阁)
- 注意到池水倒映佛塔、山涧流水叮咚(光影与声音的交响)
- 探访龙虎传说遗迹(枯井和深泉暗藏神话)
这些描写就像旅游vlog的镜头,既有大场景又有小细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心灵感悟(最后4句)
诗人在美景中获得启发:
- 觉得这些灵验的遗迹确实可信
- 停留越久越感到愉悦
- 意识到世俗烦恼都是过眼云烟
- 既然领悟了自然真谛,何必留恋官场荣华("华簪"指官帽)
这种思想转变很有现代意义——当我们沉浸大自然时,常会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真实记录了从"逃离"到"治愈"的心路历程
2. 写景层次分明,像带领读者一起登山
3. 结尾的感悟不刻意说教,而是自然流露
4. 用"枯井/深泉"等意象暗示:神奇传说终会消逝,但自然永恒
对现代读者的启示:
生活中需要这样的"暂停键",走进自然不仅是看风景,更是给心灵做SPA。诗人九百年前的感悟,今天依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