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寺双头白莲

湘南夜水风露清,月明耿耿波益平。
婵娟有人步罗袜,琼璫玉佩双娉婷。
可怜玉骨埋藏久,肠断人间无复有。
岂知化作兰若莲,宿契未忘犹并首。
想应快意洗尘缘,不向谢池争取妍。
玻璃盘中净土颊,一心稽首西方仙。
请君以图献天子,当与嘉禾并周史。
毋令寂寞堕空山,泣月辈云清夜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罕见的双头白莲,借物抒情,表达了高洁脱俗的情怀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前四句用优美的夜景做铺垫:湘南的夜晚,清风露水,月光洒在平静的水波上。两位仙子般的身影(暗指双头白莲)踏着轻盈的步子出现,佩戴着美玉饰品,姿态婀娜。这里把白莲比作仙女,突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中间六句转入抒情:诗人感叹这样高洁的花长久埋没在人间不为人知,如今在寺庙(兰若)重现,就像前世有缘的恋人终于重逢。诗人猜想这花一定是厌倦了尘世,才不愿在寻常池塘争艳,而是像净土中的佛莲,一心向佛。这里用拟人手法,赋予白莲清高避世的品格。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呼吁:希望有人把这奇花画下来献给皇帝,让它像象征祥瑞的嘉禾一样载入史册,不要让它寂寞地凋零在山中,空对着残月夜云哀叹。这里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被埋没的不平,也暗含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全诗最妙的是把双头白莲比作一对不离不弃的恋人,又比作超然物外的隐士,通过花的意象,既赞美了忠贞不渝的感情,又表达了洁身自好的追求。最后"泣月辈云"的结尾,给整首诗蒙上一层淡淡的忧伤,让读者在赞叹白莲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怜惜之情。

陈掞

陈掞,人称颍川丈人。高宗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主管官告院(《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七一)。二十六年,落致仕,守军器监(《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二十七年,由太府少卿兼权检正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四八)。与王十朋为忘年交,唱和甚多。事见《梅溪后集》卷二《陈大监用赏梅韵以赠依韵酬之》。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