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农耕图景与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寄托了诗人美好的祝愿。
前两句"周原五稼起,云海百川归"用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两幅画面:广袤平原上庄稼茁壮成长,云雾缭绕间百川奔流归海。庄稼的"起"和河川的"归"两个动词,让静态的景物瞬间充满动感,展现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
后两句"愿此零陵燕,长随征旆飞"将视角转向飞翔的燕子。诗人借燕子表达心意:希望它能长久陪伴着远行的旗帜(象征出征或远行的人)。这里用燕子作为情感的载体,既体现了对远行者的牵挂,又以燕子自由飞翔的形象寄托了美好祝愿。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包含了农耕文明、自然伟力和人间温情三重意境。前两句的雄浑壮阔与后两句的细腻柔情形成巧妙对比,展现了诗人既能捕捉宏大自然景象,又能表达细腻情感的艺术功力。特别是最后借燕子传情的写法,比直接抒情更含蓄动人,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