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

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玉阑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
网已祛三面,歌因守四方。千秋不可极,花发满宫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皇家宴会,充满了吉祥、尊贵和欢乐的氛围。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宴会场景的华丽
开篇用"云辟御筵张"形容宴会像云中仙境般铺开,皇帝高坐,百官齐呼"圣寿长"(祝皇帝长寿)。"玉阑""金陛"这些镶金嵌玉的装饰,配上祥瑞的草木和铜铸的神羊(古代象征吉祥的雕像),凸显皇宫的奢华。

2. 宴会的特殊意义
诗中提到"网已祛三面"(典故出自商汤,比喻仁德治国)、"守四方",暗示这场宴会不仅是吃喝玩乐,更是彰显国家安定、边疆稳固的政治象征。蛮夷使者(少数民族代表)和犀象舞队(可能是外国进贡的表演)的出席,展现了大唐包容万邦的气度。

3. 时间与美好的交融
结尾"千秋不可极"说这样的盛世难以用千年衡量,"花发满宫香"用满宫鲜花香气,把抽象的盛世繁荣转化为能闻到、看到的具体画面,让人感受到永恒的喜庆。

全诗用富丽堂皇的景物堆砌出盛世气象,但核心是透过宴会传递"国泰民安"的政治理想。就像今天我们用阅兵式、国宴展现国力一样,古人用诗词记录这种荣耀时刻,让读者仿佛穿越回大唐,亲眼目睹那场金光灿烂的盛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