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髻婆山

何代犹遗一阿婆,巧梳高髻耸巍峨。
雨馀新理膏油腻,花发浓妆珠翠多。
煮海烟生疑执爨,采樵人唱讶悲歌。
望中咫尺阳台路,云雨不成知奈何(以上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九)。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一座山比作梳着高发髻的老婆婆,写得生动有趣。

开头说这座山像一位不知哪个朝代留下的老婆婆,她梳着高高的发髻(把山峰比作发髻)。雨后山色青翠,就像老婆婆刚抹了头油;山花盛开时,又像戴满了珠宝首饰(用生活化的比喻写山景变化)。

中间四句继续发挥想象:山里煮盐的炊烟升起,让人以为老婆婆在生火做饭;樵夫的山歌传来,又像她在悲伤歌唱(把人间烟火气融入山景)。最后两句说这座山近得就像通往巫山阳台的路(用楚王遇神女的典故),可惜没有云雨相逢的浪漫(幽默地表达遗憾)。

全诗妙在把静止的山写得活灵活现,通过老婆婆这个接地气的形象,让高山有了人情味。既展现了山的秀丽风光,又暗藏对人间百态的观察,通俗中见巧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