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先生挽词

称味栾城旧,潜光谷口栖。
雄文联组绣,高论吐虹霓。
遽忽悲丹旐,无因祀碧鸡。
徒嗟太丘德,位不至公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老苏先生")的挽词,通过质朴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敬仰和遗憾之情。

前四句赞美逝者的品格和才华: 1. "称味栾城旧":说老先生像古代栾城的名士一样令人敬重 2. "潜光谷口栖":形容他像隐士一样低调生活(用"谷口栖"比喻隐居) 3. "雄文联组绣":夸他的文章像锦绣般华美 4. "高论吐虹霓":说他的言论像彩虹般绚丽高妙

后四句表达哀悼和遗憾: 5. "遽忽悲丹旐":突然看到丧事的旗帜(丹旐)感到悲伤 6. "无因祀碧鸡":遗憾不能像祭祀神鸟碧鸡那样纪念他(表达悼念之情) 7-8句用典故说:虽然老先生有古代名士陈寔(太丘长)那样的德行,却没能获得应有的高位(公圭指高官)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情感的对比:一方面极力赞美逝者的学问品德(像隐士般清高、文章锦绣),另一方面又为他生前未获重用而抱憾。这种对"才德与地位不相称"的感叹,让诗歌超越了普通悼念,成为对人才遭埋没现象的反思。

诗中用"组绣""虹霓"等比喻让抽象的才华变得形象,用"碧鸡""太丘"等典故含蓄表达敬意,既庄重又富有文采,展现了传统挽词"哀而不伤"的特点。

赵概

(996—1083)应天府虞城人,字叔平。仁宗天圣五年进士。为开封府推官。出知洪州,筑临江石堤,水不为患。历官知制诰。苏舜钦等以群饮被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为之开脱。为翰林学士,聘契丹,甚见礼重。嘉祐间累官至枢密使、参知政事。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卒谥康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