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歌七首 其一

骛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悠闲生活图景,充满画面感和音乐美。

前两句"骛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像两个电影镜头:先是一叶小舟快速划过开满桂花的河面,接着船桨停下,小船静静停泊在长满香椒的潭边。一动一静之间,展现了从赶路到休憩的自然过渡。

后两句"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则让画面有了声音:清澈的湘水北岸传来悠扬的箫声,而汉水南边则飘荡着采菱姑娘清亮的歌声。诗人通过"北"与"南"的空间对应,让音乐声在山水间产生美妙的回响。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闲适自得的意境。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划船、停泊、听音乐这些日常片段,让人感受到江南生活的宁静美好。特别是"菱歌"这个意象,既点明季节(采菱多在夏秋),又暗示劳动中的诗意,简单几个字就勾勒出水乡特有的生活情趣。

这种用日常景物传递生活美感的写法,就像现在用手机随手拍下美好瞬间一样,自然真切,让读者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水乡的清新与宁静。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