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吴静安姑丈临风阁上赏梅
玉堂人物。况阶前琼树,一枝先发。近手花欹,小倚晴楼汎香雪。
料理茶铛棋局,更乍破、蛟冰芳冽。恰糁入、片片繁英,和取索郎啜。
幽绝。恁时节。又脆管娇丝,隔垣低揭。红缄半拆。脉脉相看倍亲切。
若待盈枝烂熳,怕误了、人生作达。薄醉也,压帽是,一堆粉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赏梅的雅致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
上阕(前半部分): 开篇用"玉堂人物"点明赏梅人的高雅身份。台阶前的梅花(琼树)率先开放,主人公在晴日楼阁上轻倚栏杆,近赏斜伸的梅枝,仿佛置身香雪海中。随后写赏梅时的闲适生活:煮茶、下棋,茶水中还加入了刚破冰的泉水(蛟冰)。最有趣的是把梅花瓣(繁英)撒入酒中(索郎指酒),边赏梅边饮酒,风雅至极。
下阕(后半部分): "幽绝"二字总括赏梅的意境之美。远处传来轻柔的管弦乐声(脆管娇丝),与半开的红梅(红缄半拆)相映成趣。这里用拟人手法写梅花"脉脉相看",仿佛与人深情对视。词人提出一个深刻见解:若等到满树盛开时(盈枝烂熳)才来欣赏,恐怕就错过了人生及时行乐(作达)的真谛。结尾处写微醺时,帽檐上落满梅花,就像托着一轮粉色的月亮,这个比喻既新颖又充满诗意。
全词通过赏梅这件小事,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更传递了"及时行乐"的人生智慧。词人认为美好事物要懂得及时欣赏,不必非要等到最完美的时刻,这种活在当下的人生态度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