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碧沼胜居

幽谷泉声冷,鸟啼僧定深。
好花丛古砌,寒瀑发高岑。
游客陆鸿渐,居人支道林。
欲归青嶂去,临去复沈吟(明郦琥《彤管遗编后集》卷一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山寺的景色和氛围,同时融入访客与隐士的互动,传递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矛盾。

前四句写景
山谷里的泉水声透着凉意,鸟鸣声中僧人禅定更深。古老的石阶旁开着繁花,高崖上悬挂着清冷的瀑布。诗人用"冷""深""古""寒"这些字眼,营造出幽深寂静的世外之境,让人仿佛能听到泉声、鸟鸣,看到山花与飞瀑。

后四句写人
来访的游客像茶圣陆羽(陆鸿渐)一样品味山水,而居住在此的则是像高僧支道林般的隐士。当诗人想回到青山隐居时,临行前却又犹豫徘徊。这里用两位历史名人作比,暗示自己既有游山玩水的雅兴,也有归隐的愿望,但最终"临去复沉吟"道出真实心理——对红尘仍有留恋。

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强:短短几句就勾勒出有声有色的山寺图景,让人身临其境。
2. 情感真实:不刻意美化隐居生活,而是诚实展现"想走又舍不得"的矛盾,这种纠结很容易引起现代人共鸣。
3. 用典自然:借陆羽品茶、支道林修佛的典故,含蓄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本质上,这是一首关于"人生选择"的诗——我们总在世俗生活和理想境界之间摇摆,而山水之美恰恰映照了这种永恒的徘徊。

林杜娘

林杜娘,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彤管遗编后集》卷一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