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道人歌
梅花道人操行坚,萧萧白发今盈巅。
开圃种梅常万树,对酒看花今几年。
冬来花开雪满川,景致好似孤山前。
疏影横斜月有色,暗香浮动春无边。
花间读书事幽致,牙签玉轴联青编。
岂知一室大如斗,能蕴春意涵全天。
我昔闻梅花,元是姑射仙。
人间尘垢岂能染,冰肌玉质恒莹然。
夭桃谩粗俗,艳杏徒嫣妍。
孤标挺然出寒谷,百卉不敢司春权。
吁嗟道人清且贤,生前结得梅花缘。
寸心既会物外趣,高兴已在诸人先。
豪吟绝类灞桥客,清梦夜落西湖船。
有时静坐梅花下,胸中皎皎冰壶悬。
我生酷爱梅,见花喜欲颠。
浩然可同调,林逋堪并肩。
何当坐我梅屋下,弹琴酌酒同周旋。
醉呼山童供纸笔,挥毫为赋梅花篇。
开圃种梅常万树,对酒看花今几年。
冬来花开雪满川,景致好似孤山前。
疏影横斜月有色,暗香浮动春无边。
花间读书事幽致,牙签玉轴联青编。
岂知一室大如斗,能蕴春意涵全天。
我昔闻梅花,元是姑射仙。
人间尘垢岂能染,冰肌玉质恒莹然。
夭桃谩粗俗,艳杏徒嫣妍。
孤标挺然出寒谷,百卉不敢司春权。
吁嗟道人清且贤,生前结得梅花缘。
寸心既会物外趣,高兴已在诸人先。
豪吟绝类灞桥客,清梦夜落西湖船。
有时静坐梅花下,胸中皎皎冰壶悬。
我生酷爱梅,见花喜欲颠。
浩然可同调,林逋堪并肩。
何当坐我梅屋下,弹琴酌酒同周旋。
醉呼山童供纸笔,挥毫为赋梅花篇。
现代解析
这首《梅花道人歌》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爱梅成痴的隐士形象,展现了梅花高洁品格与文人精神追求的结合。全诗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百卉不敢司春权")用对比手法突出梅花的超凡脱俗。诗人说这位白发道人种了满园梅花,冬雪中赏梅的场景就像林逋隐居的孤山。月光下梅枝横斜的剪影、空气中浮动的暗香,这些细节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接着用"姑射仙"的典故(传说中住在仙山的神女),把梅花比作不染尘埃的仙子,说普通桃花杏花虽然艳丽,但只有梅花能在寒冬中保持冰清玉洁,是当之无愧的"春之使者"。
第二部分("吁嗟道人清且贤"到"胸中皎皎冰壶悬")刻画道人的精神世界。这位隐士与梅花心灵相通,白天像唐代诗人孟浩然那样在雪中吟诗,晚上做梦都泛舟西湖赏梅。他静坐梅树下时,内心如同装着冰块的玉壶般澄澈透明。这里用"冰壶"比喻,生动表现了人物高洁的内心。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诗人直接表达共鸣。他说自己也是梅花的"头号粉丝",恨不得立刻加入道人的隐居生活:在梅树下弹琴喝酒,喝醉了就挥笔写梅花诗。这种直抒胸臆的结尾,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力。
全诗最精彩的是把梅花人格化——它不仅是植物,更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在严寒中保持傲骨,在寂寞中坚守本真。诗人通过"种梅-赏梅-咏梅"的层层递进,把这种精神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现代人读来,既能欣赏到古代文人的雅趣,也能从中获得在浮躁社会中保持初心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