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裘换酒 登挂雾山绝顶

青柱天门笏。俯群峦、亭亭玉朗,偃霞回蜺。手撷芙蓉凌石屋,人似盘霄健鹘。

浩唱与、樵风相答。北去海天浮不尽,指燕关、齐岳摇芒末。

潮紫翠,荡烟色。

十干尘事归棋劫。尽无聊、敲泉煮茗,鼎花沸雪。

十二水帘低不捲。淡碧一层松樾。约梦里,来寻仙迹。

月丽云娇莲掌拓,锦珊湖、飞上罗浮蝶。河汉影,绕衣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登上挂雾山顶峰时的壮阔景象和超脱心境,充满浪漫的想象力。

上半部分写登山所见: 1. 开篇用"青柱天门笏"形容山峰如青色天柱,像朝臣的玉笏直插云霄,气势非凡。 2. 从山顶俯瞰,群山亭亭玉立,晚霞与彩虹交相辉映,画面绚丽。 3. "手撷芙蓉"写诗人采撷山花,自比矫健的雄鹰,与樵夫的歌声在山风中应和,展现豪迈气概。 4. 远眺北方海天相接,燕山和泰山隐约可见,潮水般的紫翠山色在烟云中荡漾,视野极其开阔。

下半部分抒写感悟: 1. 将尘世纷扰比作棋局胜负,转而享受煮茶赏景的闲适生活。"鼎花沸雪"形容茶水沸腾如雪花飞舞,意象新颖。 2. 描写山间水帘低垂、松荫淡碧的幽静景色,萌生寻仙访道之念。 3. 结尾最富想象力:月光云影下,仿佛看到仙人掌印,湖面如锦缎,蝴蝶飞向罗浮山(道教名山),银河星光似乎环绕衣襟流动,将现实与仙境融为一体。

全词特色: - 空间层次丰富:从近处山花到远方山海,再到天上银河 - 色彩绚丽:青峰、紫翠、淡碧、银汉构成多彩画卷 - 动静结合:静态山景与动态的采花、飞蝶形成对照 - 现实与幻想交织:既有真实景色描写,又有飞仙罗浮的遐想

通过这次登高,诗人暂时忘却尘世烦恼,在大自然中获得精神自由,表达了向往超脱世俗的人生理想。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