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
色侔姑射无双白,香比酴醾一倍清。
腊后春前芳信密,水边林下晓妆明。
故应不属东君管,冷艳孤芳取次成(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一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高洁孤傲的形象,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如下:

1. 外形与气质
开篇用"仙姿""瑶英"形容梅花像仙女一样纯洁美丽,绛红色的花萼包裹着白玉般的花瓣。这里用仙女和珠宝作比,突出梅花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

2. 颜色与香气
说梅花的白净程度堪比神话中最美的姑射仙子,独一无二;香气比酴醾花(一种很香的花)还要清新一倍。通过对比强调梅花"白得纯粹""香得清爽"的特点。

3. 生长习性
点明梅花在冬春之交(腊月后立春前)密集开放,喜欢生长在水边林下,晨光中格外明艳。这里透露出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美丽的性格。

4. 精神内核
最后两句是诗眼:梅花不听从春神的安排(东君管不着),自顾自地在寒冷中绽放。这种"冷艳孤芳"的品格,实际上是诗人借梅花表达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的精神追求。

全诗妙在把常见的梅花写出了"反叛精神"——它不凑春天的热闹,偏要在寒冷中活出自己的精彩。这种"我自盛开,无关春风"的态度,正是打动人心的地方。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颜色、香气、生长环境等具体描写,让读者自己感受到梅花(及像梅花一样的人)独特的人格魅力。

晁端友

晁端友(1029年-1075年),北宋诗人,字君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菏泽)人。他是著名诗人晁补之的父亲,仁宗皇佑五年(1053)进士,知上虞。熙宁中为新城(今富阳新登)县令,有善政。端友工诗词,在新城时,邑中胜迹,多有题咏。与苏轼友善。官杭州新城令。其诗为苏轼、黄庭坚所称赏。有《新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