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饱经战火摧残的荒山,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战争的残酷和自然的创伤。
第一句"战备潜流石脉中"用拟人手法,说战争的阴影像暗流一样渗透在山石里。石头本是无情物,但诗人却说它们也带着战争的记忆,暗示这片土地经历过长期战乱。
第二句"苍崖凿断见殷红"很有视觉冲击力。青黑色的山崖被凿开,露出血红色。这里的"殷红"既可能是山石本身的颜色,更让人联想到鲜血,暗示这里发生过惨烈的战斗。
第三句"千年杀气方回薄"说千年来积累的战争戾气刚刚开始消散。"回薄"这个词用得巧妙,把无形的杀气写得像云雾一样正在慢慢散去。
最后一句"草木无春山尽童"最让人心痛。本该草木茂盛的山却寸草不生,光秃秃像个秃头的孩子。"童"字既指童山(秃山),又暗含"孩童"之意,让荒山形象更显凄凉。
全诗没有直接写战争场面,但通过战后的荒山景象,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持久伤害。诗人用石头、山崖、草木这些静物,写出了动态的历史沧桑感。最厉害的是,明明写的是沉重的话题,却用"童"这样看似天真的字眼收尾,让悲凉感更深了一层。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