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吟秋燕飞二首 其二 秋燕飞
秋燕飞,蘋香易销歇,春去不如归。客巢非故垒,主人焉可依。
何不呼群聚海国,且待明年春草肥。胡为乎,四郊衰黄鹰隼击,飘飘在万里,犹著旧乌衣。
风尘憔悴空尔为。忠臣义士一旦出身许君父,慷慨驱车不复顾。
不则故家零落,先畴芜没难为耕。欲归归不得,江湖浩荡随蓬萍。
尔岂茫茫身世迫,缘江磔磔徒饥鸣。避伯劳,侣冻雀,平原燕麦纷纷落。
暮雨归迷翡翠楼,浓春梦断栖鸳阁。君不见,山丘华屋变桑田,旧时王谢无青毡。
羁人游子那忍见,空堂秋草合,落日复谁怜。霜簌簌,风沙沙,乌啼饿鸱笑欲去,天无涯。
含凄绕枯树,桃李何时花。于嗟乎,潇湘水阔蛟龙恶,燕兮此肉将安托。
客子悲秋惨不乐,月明况有南飞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借秋燕的视角,描绘了漂泊者的困境和无奈,充满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一部分:秋燕的困境 诗的开头写秋燕在秋天无处可归,春天已经过去,旧巢已变,主人也不在了。诗人劝秋燕不如去南方暂避寒冬,等待来年春暖花开。但现实残酷——四周鹰隼(凶猛的鸟)盘旋,秋燕即使穿着旧日的乌衣(象征曾经的高贵),也只能在风尘中憔悴挣扎。
第二部分:人的命运与秋燕相似 诗人由秋燕联想到人的命运:忠臣义士一旦为国献身,便无法回头;普通人若家道衰落,想回也回不去,只能像浮萍一样漂泊。秋燕的困境,正是许多人的写照——在乱世中求生,却无处安身。
第三部分:繁华易逝,人生无常 诗人用“山丘华屋变桑田”比喻世事变迁,曾经的豪门(如东晋王谢家族)如今连一块青毡(象征家产)都不剩。漂泊的游子看到荒废的庭院、落日秋草,更觉凄凉。霜风萧瑟,乌鸦啼叫,仿佛在嘲笑秋燕(和人)的无助。
结尾:绝望中的悲叹 最后,诗人感叹:潇湘水深,蛟龙凶恶(象征世道险恶),秋燕的弱小身躯能托付给谁?客居他乡的人本就因秋天而悲伤,偏偏月明之夜又见南飞的乌鹊(暗示孤独无依),更添愁绪。
全诗的精髓 诗人通过秋燕的漂泊,映射人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孤独。燕子想回家却回不去,人想安稳却不得,最终只能面对残酷的现实。诗中充满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去美好的怀念,读来令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