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除夜驱车诸暨视亲途中得具沤生见寄次韵答之(二零零六年一月二十八日作)
一驾飙风剧,星空撒彩色。
交岁适中途,罔言能守夕。
北邙瘗慈悲(农是年。先慈弃养。),南山荆丛塞。
况谢累声名,知反何用极。
思彼二三君,穷巷乐箪食。
相扶泗水滨,矻矻求源脉。
夫欲正大雅,岂止文章力。
不见洪战辉⑴,功可范金石。
交岁适中途,罔言能守夕。
北邙瘗慈悲(农是年。先慈弃养。),南山荆丛塞。
况谢累声名,知反何用极。
思彼二三君,穷巷乐箪食。
相扶泗水滨,矻矻求源脉。
夫欲正大雅,岂止文章力。
不见洪战辉⑴,功可范金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于2006年除夕夜,作者驱车赶往诸暨探望亲人的路上,收到朋友寄来的诗作后有感而发。全诗通过三个层次展现了深沉的情感。
开篇四句用"飙风""星空"等意象,生动描绘了除夕夜赶路的场景。车速如风,星空绚烂,但作者无法像常人一样守岁过年,暗示着特殊的心境。
中间六句透露了悲伤的缘由:母亲刚刚去世("北邙"指墓地),生活陷入困境。但作者表现出超脱的态度,认为虚名无用,不如像古代贤人那样安贫乐道。"泗水滨求源脉"借用孔子在泗水讲学的典故,表达对文化传承的追求。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真正的"大雅"不仅是写好文章,更要像当代模范洪战辉那样,用实际行为为社会树立榜样。"范金石"比喻其精神能像刻在金石上一样流传后世。
全诗将个人丧母之痛、文化传承之志和社会责任感融为一体,在传统除夕夜的特殊时刻,展现出知识分子将个人命运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思想境界。语言凝练,用典自然,既有古典韵味又关注现实人物,体现了传统诗词的现代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