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端午和韵)
枝头雨是青梅泪。翻作一江春水。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试比陈人,人间除我更谁似。
浮沈君共我里。记薰廓待对,闻鸡蹴起。昨日蟾蜍,明朝蝇虎,身与渠衰更悴。老夫病已。任采绿采苓,为师为帝。但有昌阳,倩酤扶路醉。
浮沈君共我里。记薰廓待对,闻鸡蹴起。昨日蟾蜍,明朝蝇虎,身与渠衰更悴。老夫病已。任采绿采苓,为师为帝。但有昌阳,倩酤扶路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端午节时的感慨,借节日景象抒发人生沧桑之感,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上片(前八句)写端午热闹场景中的孤独感: 1. 开头用"青梅泪化作春水"的比喻,把枝头雨滴想象成青梅的眼泪,又汇成江水,暗示愁绪的蔓延。 2. "鱼腹魂销"用屈原投江的典故,"龙舟叫彻"写赛龙舟的喧闹,热闹中藏着对古人的追念。 3. "满庭芳芷"写门插艾草、香草飘香的端午习俗,"艾日高高"点明正午时分的节日氛围。
下片(后十句)转向人生感慨: 1. "试比陈人"突然转折,说在热闹中自己像个不合时宜的古人,突出孤独感。 2. 回忆年轻时"闻鸡蹴起"的奋发(用祖逖闻鸡起舞典故),对比现在如"蟾蜍""蝇虎"般衰老憔悴。 3. 最后自嘲说既然老病交加,不如痛快喝酒("昌阳"指菖蒲酒),醉倒路边也无妨,表面洒脱实则心酸。
全词妙在: - 用粽子、龙舟、艾草等端午元素构建画面感 - 通过"昨日/明朝""少年/老夫"的时间对比,展现人生落差 - 结尾"醉倒"的描写,把深沉感慨化作看似潇洒的行为,余味悠长
就像一个人参加热闹的节日聚会,看着别人欢笑,自己却想起半生经历,最后借酒消愁的感觉。词人把这种复杂心境,通过端午景物自然流露出来。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