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送魏禹平还魏塘
一身藏、万人海里,姓名慵注官簿。
秋深门巷堪罗雀,只共酒徒为伍。
君又去。
认百叠、寒山似线乡关路。
冰霜最苦。
盼到得江南,平波断岸,犹及冷枫舞。
竹林伴,依旧攀嵇交吕。
笛家琴调萧谱。
燕台纵有寻春约,忍负镜边眉妩。
君且住。
算我便、归迟定不过阑暑。
高荷大芋。
待缚个茅亭,能来夜话,同听纸窗雨。
秋深门巷堪罗雀,只共酒徒为伍。
君又去。
认百叠、寒山似线乡关路。
冰霜最苦。
盼到得江南,平波断岸,犹及冷枫舞。
竹林伴,依旧攀嵇交吕。
笛家琴调萧谱。
燕台纵有寻春约,忍负镜边眉妩。
君且住。
算我便、归迟定不过阑暑。
高荷大芋。
待缚个茅亭,能来夜话,同听纸窗雨。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好友魏禹平回乡的场景,字里行间透露出深厚的友情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上片开头用"藏身人海、懒记官职"来表现朋友是个不慕权贵的隐士,就像现代人说的"佛系生活"。接着用"秋天门前能张网捕雀"的夸张说法,形容朋友家冷清到极致,只和酒友来往。现在连这位酒友也要走了,望着朋友返乡路上层叠的寒山像细线一样遥远,词人忍不住感叹:这一路冰霜严寒太辛苦啊!但转念一想,等朋友到江南时,还能赶上欣赏枫叶飞舞的美景,又带着欣慰。
下片先回忆他们像竹林七贤那样的高雅交情,一起弹琴吹笛的文艺生活。虽然京城(燕台)有约好春天相聚的承诺,但词人更舍不得让朋友辜负家中妻子的等待(镜边眉妩指代妻子)。于是挽留说:你再多住会儿吧,就算我最迟回家也绝不会拖过夏天!最后勾勒出一幅温馨的未来图景:等荷叶舒展、芋头长大的季节,他们要搭个茅草亭子,夜里聊天,一起听雨打纸窗的声音。
全词妙在把送别的惆怅转化为对重逢的期待,用"茅亭听雨"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把文人雅士的友谊写得特别接地气。就像现代朋友间说"下次来我家吃火锅"一样亲切自然,让人感受到超越时代的真挚情谊。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