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我反省和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思考。我们可以逐句来分析:
1. 惆怅枯株无晬盘,云横太白梦魂寒。
- 这两句诗中,“枯株”指的是枯萎、失去活力的树木,象征作者内心的枯竭与失落。“无晬盘”比喻生活中缺乏美好和温馨的事物。太白是古代诗人李白的字,也是指西岳华山。“云横太白”形容雾气缭绕的华山,给人一种朦胧、遥远的感觉,象征了梦想或理想的遥远与难以触及。整个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在生活中感到孤独、失落,而第二句则进一步透露出对梦想和理想的向往,但这种向往似乎遥不可及。
2. 半生骄吝如蜗缩,自把西铭反覆看。
- 这两句诗中,“半生骄吝”指的是作者在半生中因为骄傲和贪婪而过得并不快乐。“蜗缩”形容像蜗牛一样蜷缩起来,象征内心的拘束与不自由。西铭是指张载的《西铭》,一首阐述哲学思想的诗文,它强调人性的平等和道德的修养。因此,“自把西铭反覆看”表达了作者对张载的《西铭》进行反复阅读,试图从中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和指导。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在生活中的迷茫与挣扎,同时也透露出对改变和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决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既深刻又具有感染力。
乐雷发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