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禅林寺时的心境和所见所闻,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首句“灵皋独怀往”,意思是诗人独自一人,怀揣着前往禅林寺的心愿。这里的“灵皋”指的是安静、清幽的地方,能够引人遐想。“危轩泊閒寂”,则是说诗人乘坐的小车停在高处,周围一片宁静,让人感到闲适与安宁。
“偶与尘事违,况值禅林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世俗纷扰的暂时告别,尤其在这样静谧的禅林中邂逅了禅林僧侣,使心境更为平静。禅林寺给人的感觉是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
“深苔上脩玉,轻霏澹凝碧”,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苔藓覆盖的地面,泛着光洁的白玉般的光泽,轻雾缭绕,使得整个环境显得幽静而深邃。碧绿之中,淡雅的雾气让人心生平静,仿佛置身于一处远离尘世的仙境。
“夐见飞鸟还,静闻寒溜滴。”诗人静观远处,仿佛看到了飞鸟归巢,听到山间寒冷的溪流滴落的声音。这种动静结合的描绘,既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空明会真赏,漂流得良觌。”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在这样的境界中,找到了真正的欣赏,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与美好。“空明”形容环境的清澈透明,也比喻心胸开阔,能够真正地欣赏风景。“漂流得良觌”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常恐心迹乖,无由展平昔。”最后一句,诗人表达了对与世无争生活状态的留恋,担心自己无法继续回归这样的状态。这不仅是对当前美好时刻的珍惜,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禅林寺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无常和繁华落尽后内心的清静的思考。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