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其一 广陵驿舍对月 案《浙西六家词》本对月」下有「遇山左调兵南下」七字。
老柳梳烟,寒芦载雪,江城物候秋深。怨金河叫雁,断续和疏砧。
记前度、邗沟系缆,征衫又破,愁到如今。怅无眠、伴我凄凉,月在墙阴。
竹西歌吹,甚听来、都换笳音。料锁箧携香,笼灯照马,翠馆难寻。
淮海风流秦七,今宵在、梦更伤心。有燕犀屯处,明朝莫去登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作者在扬州驿站对月感怀的场景,充满了战乱时期的凄凉与哀愁。
上片写景: 开头用"老柳梳烟,寒芦载雪"勾勒出深秋扬州的萧瑟景象。老柳像在梳理烟雾,枯芦苇像顶着白雪,营造出寒冷凄清的意境。"金河叫雁"与远处零星的捣衣声交织,更添愁绪。作者想起上次来这里时衣衫褴褛的窘境,如今依然愁苦难眠,只有清冷的月光陪伴。
下片抒情: 原本歌舞升平的扬州("竹西歌吹"用杜牧典故),现在听到的都是战鼓胡笳声。那些带着香囊、提着灯笼寻欢作乐的富贵生活再也找不到了。想起风流才子秦观(淮海居士)如果今夜在此,恐怕也会伤心欲绝。最后警示说:明天千万别去那些驻扎着军队的地方,暗示战乱的危险。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将个人愁绪与时代动荡紧密结合,用清冷的秋夜景象烘托出战乱时期的悲凉。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既有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又有对现实苦难的无奈,展现了文人面对乱世的典型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