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山

天彭对峙辟两门,群山左右争骏奔。
金城中间作几案,大隋踞坐何其尊。
境胜地灵谁敢宅,古佛来自东家村。
结茅三间初未暇,一庵聊寄枯木根。
缁徒骈拥助薪水,王侯渐次迂华轩。
玩月峰深崇栋宇,瀑布岩冷清心魂。
至今西南推望刹,十世说法云仍孙。
病夫垂老寡所嗜,独于要妙欲细论。
当时戏出随他语,坐断报化转乾坤。
迩来衲子多异解,白玉面上加瘢痕。
山蔬煮饼姑恣饱,云气漠漠连黄昏。
空堂附火耿不寐,听彻猿鸟迎朝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大隋山的壮丽山峰,以及它周围的环境和人文历史。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大隋山的雄伟和神圣。

1. 开篇气势: 诗的开头用“天彭对峙辟两门”形容大隋山像两扇大门一样耸立,周围的山峰像骏马一样向它奔来,显得非常壮观。金城(可能指山下的城池)像一张桌子,而大隋山则像一位威严的尊者坐在上面,突出了它的崇高地位。

2. 灵山与佛缘: 诗人说这里“境胜地灵”,普通人不敢轻易居住,只有古佛(可能指高僧)从东边的村庄来此修行。最初只是简单搭个茅草屋,后来信众越来越多,王侯贵族也来拜访,寺庙逐渐变得宏伟。瀑布和山峰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成了西南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

3. 历史与传承: 寺庙历经十代高僧讲经说法,香火旺盛。诗人自称“病夫”,表示自己年纪大了,但对佛法的精妙之处仍有兴趣探讨。他提到过去随口说的一些话,如今看来却像截断生死、扭转乾坤的深刻道理。

4. 对现状的感慨: 诗人感叹现在的僧人对佛法有太多错误的理解,就像在白玉上留下疤痕一样破坏了纯净。他只能简单吃点山野蔬菜充饥,看着云雾缭绕的黄昏,独自在空堂烤火,听着猿鸟的叫声等待天亮。

精髓与魅力: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的壮美,还融入了佛教文化和历史变迁。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追求和对世俗误解的无奈。语言生动,画面感强,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的威严、寺庙的庄严,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哲思。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