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
黑云压山山欲颓,阿香推车震不开。
广寒宫中珠径寸,狂风倾下九天来。
高堂砰轰倒四壁,万瓦飞空如转石。
灯火青荧不敢明,世间谁有胆三尺。
年来蠢动敢争豪,鳅鳝起舞狐狸嗥。
一振天威百怪息,夜半云收北极高(以上《栟榈先生文集》卷七)。
广寒宫中珠径寸,狂风倾下九天来。
高堂砰轰倒四壁,万瓦飞空如转石。
灯火青荧不敢明,世间谁有胆三尺。
年来蠢动敢争豪,鳅鳝起舞狐狸嗥。
一振天威百怪息,夜半云收北极高(以上《栟榈先生文集》卷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冰雹灾害,通过夸张的比喻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自然力量的狂暴和人类的渺小。
开头四句用神话般的想象写雹灾来临:乌云像要把山压垮,雷神推车发出巨响("阿香"是古代传说中推雷车的女神),冰雹像月宫掉落的珍珠,狂风裹挟着雹子从高空倾泻而下。这里把自然灾害神话化,让读者感受到超自然的压迫感。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破坏力:雹子砸得房屋墙壁倒塌,瓦片像抛石机发射的石头般乱飞,人们吓得连灯都不敢点明,突出人在自然灾害前的恐惧。"胆三尺"是夸张说法,形容没人有足够胆量面对这样的灾难。
最后四句突然转向社会隐喻:近年来社会动荡("蠢动"指不安分的人),像泥鳅黄鳝乱跳、狐狸嚎叫般混乱。但一场雹灾就像上天发威,吓得所有"妖怪"都安静了。结尾"北极高"象征秩序恢复,暗示自然灾害反而让社会恢复了平静。
全诗最妙的是把自然灾害和社会现象双关描写,冰雹既是真实灾害,又象征上天对人间混乱的震慑。诗人用"鳅鳝狐狸"比喻社会上的宵小之徒,用"天威"暗示自然规律对社会的调节作用,展现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