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宝胜寺

昔日岩栖处,松花落草根。
瓦中匪是我,棺槨任乾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行者面对生死与物质世界的超脱态度,语言简单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昔日岩栖处,松花落草根"像放电影一样,带我们看到修行者曾经居住的山洞:松花静静飘落,融入泥土。这里用松花和草根的意象,暗示修行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平凡中透着禅意。

后两句突然转折:"瓦中匪是我,棺椁任乾坤"直接点破主题。瓦片盖的房子不是真正的我,棺材也不过是天地间一个普通容器。诗人用这两个具体物件,表达对肉身居所(瓦房)和最终归宿(棺材)的淡然——房子会倒,肉身会死,但真正的"我"不受这些束缚。

全诗的精妙在于用最朴实的日常事物(松花、草根、瓦片、棺材),构建出深刻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比"暂时的栖身之所"和"永恒的自然法则",传递出一种豁达的生命观:人不必执着于物质存在,就像松花自然凋落一样,生死本就是宇宙运行的一部分。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让深奥的禅理变得可触可感。

杨蟠

章安人,字公济。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诗为欧阳修所称。苏轼知杭州,蟠通判州事,与轼唱酬甚多。历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号《章安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