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述

山翁遁世有真癖,十年啸傲林之峦。
惯栽薜荔护老屋,閒拾鹤羽为高冠。
异书自得作者意,长剑不借时人看。
市南熊僚久巳死,谁共白日谈弄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老人,展现了他自由洒脱的生活状态和孤高傲世的精神世界。

前四句用具体的生活细节刻画了这位"山翁"的形象:他隐居山林十年,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遁世有真癖"说明他是真心喜欢隐居生活)。他习惯用薜荔这种植物来装饰老屋,闲暇时捡拾鹤羽做成高高的帽子——这些举动都显得与众不同,充满野趣。

后四句则深入描写他的精神世界:他读古书时能领会作者的真意,有一身好武艺却不愿轻易示人("长剑不借时人看")。最后两句用典故表达孤独:像古代侠客熊僚那样的知音早已不在,现在没人能和他一起在白天切磋"弄丸"(一种杂技,这里比喻高深的技艺或思想交流)。

全诗通过这位特立独行的山翁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知音难觅的感慨。老人看似孤独,却在山水间活得自在满足,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傅汝舟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