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呈同院诸公六首 其四

秋日同文馆,分场试未齐。借书穷石室,刊字费棠梨。

想见英雄彀,谁当甲乙题。喜陪群彦集,通籍在金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在秋日考场中的场景和心情,充满文人雅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前两句写考试场景:秋天在"同文馆"(类似古代图书馆兼考场的地方),大家分在不同考场考试,还没全部考完。"分场试未齐"生动表现出考场的热闹忙碌。

中间四句用两个细节展现文人风雅:他们为了备考,不惜去皇家藏书阁借书苦读,还自己刻印复习资料("刊字费棠梨"指用梨木刻字印刷)。诗人想象这些考生都是人才,不知谁能拔得头筹,语气中带着对人才的欣赏。

最后两句转为喜悦:诗人高兴能和这么多优秀人才一起考试,通过考试就能进入朝廷工作。"通籍金闺"指考中后名字会被登记在朝廷名册上,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期待。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 1.古代科举考试的真实场景 2.文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3.对人才的珍视 4.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期待 没有华丽辞藻,却让人感受到古代读书人朴素而真挚的追求。

邓忠臣

宋潭州长沙人,字谨思,号玉池先生。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为大理丞,以献诗赋擢正字,迁考功郎。以坐元祐党废,出守彭门,改汝海,以宫祠罢归。有《玉池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