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督师曹将军
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
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遣桴鼓惊锄犁。
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却虑忘战危。
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
蒐苗猕狩凛弗违,碧油有幢俨军师。
手持虎节谈鱼丽,闽关不以山与溪。
歌舞《七德》宣皇威,有来视师省檄飞。
将军名已草木知,干戈俎豆睢阳时。
已分勾当江南归,流芳奕叶今孙枝,此行且赋从军诗。
时清未用歌采薇,天子有道守四夷。
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遣桴鼓惊锄犁。
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却虑忘战危。
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
蒐苗猕狩凛弗违,碧油有幢俨军师。
手持虎节谈鱼丽,闽关不以山与溪。
歌舞《七德》宣皇威,有来视师省檄飞。
将军名已草木知,干戈俎豆睢阳时。
已分勾当江南归,流芳奕叶今孙枝,此行且赋从军诗。
时清未用歌采薇,天子有道守四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曹将军的军事统帅,歌颂他在和平时期依然保持警惕、治军严明的形象。全诗用生动的画面和比喻展现将军的威严与军队的整肃。
开篇用"泰阶煌煌"(朝廷气象光明)和"祥飙扫旗"(吉祥之风扫除战乱)营造太平盛世的氛围,将军守护边疆让百姓安心耕种。中间部分刻画将军治军细节:宿卫环绕边境、平时不忘战备、严格遵循兵法、定期操练部队。"碧油有幢"(青绿色的军帐)和"谈鱼丽"(讨论兵法)等细节让场景栩栩如生。
后段转入对将军本人的赞颂:他的威名连草木都知道,既能打仗(干戈)又能治国(俎豆),如今子孙继承他的风采。结尾点明时代背景——天子贤明守卫边疆,所以将士们不必像古人那样悲歌"采薇",只需写下豪迈的从军诗篇。
全诗巧妙融合军事威严与和平景象,通过"歌舞宣皇威"等反差描写,突出将军"居安思危"的品格。用"虎节""鱼丽"等军事意象与"春台熙""锄犁"等田园画面交替出现,形成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歌颂了保家卫国的将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