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公塔

六帝园陵随劫灰,独余灵骨葬崔嵬。
行人指点云间鹤,唤得齐梁一梦回。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这首诗名为《宝公塔》,主要围绕一座历史悠久的宝塔展开。首先,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一句“六帝园陵随劫灰”,这里的“六帝园陵”指的是某座皇陵或帝王墓地群,而“劫灰”则暗指战火或灾难留下的废墟。整句话的意思是,经历了多次战火和时间的洗礼,曾经宏伟壮观的皇陵如今只剩下了一片废墟。这种对比让人感到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

第二句“独余灵骨葬崔嵬”,这里的“灵骨”指的是高僧的舍利子或遗物等象征性的物品,“崔嵬”则形容高大雄伟。这句话意味着即便经历了巨大的变故,仍然有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如这座宝塔。这与前一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即使在历史的变迁中,仍有一些东西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第三句“行人指点云间鹤”,这里的“云间鹤”形象地描述了宝塔周围的景色,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同时,“行人指点”也暗示了这座宝塔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这句话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唤得齐梁一梦回”,这里的“齐梁”指的是历史上的两个朝代,而“一梦回”则暗示着回忆和思考。整句话的意思是,站在宝塔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呼唤,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智慧。这种跨越时空的沟通,让人对历史和传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

总的来说,《宝公塔》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历经沧桑的宝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文化遗产,思考历史和传统的重要性。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语言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