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嘉山水图歌

太初子,来午湖,示我永嘉山水图,洪涛积翠浮吾庐。
连天雁荡森剑戟,出海蒲门竦岩崿。
罗浮势接步郎高,盘郁千峰拥城郭。
瀑雨松阴昼杳冥,银床瑶涧春寂寞。
紫金月就隐容成,青云梯高蹑康乐。
容成已莫招,康乐犹可求。
不出西城步,定向南亭游。
眼中风物岂不好,感叹在登池上楼。
薄霄既愧云飞鸿,栖川复怍渊潜虬。
池草生春兮王泽下竭,园禽变鸣兮佞人鼓舌。
纵学嵇康事养生,难附任公逃夭伐。
悠悠往事付虚无,谁复怀贤似太初。
应爱五言真绝妙,粲然朝日映芙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永嘉山水的壮丽画卷,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山水画卷(前12句) 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永嘉山水:像剑戟般耸立的雁荡山,高耸入云的蒲门岩,连绵不断的罗浮山势。这些景物不是静态的,而是充满动感——"洪涛积翠"写水势,"出海"写山势,"拥城郭"写群山环抱的态势。诗人还通过"瀑雨松阴""银床瑶涧"等细节,营造出幽深神秘的山水意境。

2. 历史追忆(中间8句) 诗人联想到两位历史名人:容成公(传说中黄帝的老师)和谢灵运(康乐公,永嘉太守)。这里用"已莫招""犹可求"的对比,表达对古人风范的向往。特别提到谢灵运的"池上楼",既是对永嘉山水的赞美,也暗含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3. 人生感慨(最后8句) 诗人借景抒情:看到飞翔的鸿鸟和潜游的蛟龙,反观自己却进退两难;"王泽下竭""佞人鼓舌"暗示时局不佳;即使想像嵇康那样养生避世,或像任公子那样逍遥,也难以实现。最后以赞美友人的诗作收尾,在无奈中保留一丝豁达。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画面感极强,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永嘉的山水 - 巧妙用典却不晦涩,把历史人物自然融入景色描写 - 情感真挚,从壮丽山水写到个人困境,引发共鸣 - 语言既有"洪涛积翠"的雄浑,也有"粲然朝日"的明媚,富有变化

诗人通过山水之美反衬现实之困,表达了中国文人典型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矛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