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杜氏归济北

当年紫气度黄河,今日青霞出大罗。不藉金光分造化,常令石室护松萝。

书传扶广开诸岳,佩有灵飞走百魔。一片归云仙路杳,可教关吏叹蹉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跨越时空的仙人归乡图景,充满了奇幻和玄妙的色彩。下面我来帮你深入浅出地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开头意境:“当年紫气度黄河,今日青霞出大罗”,诗人以黄河和青霞作为背景,描绘了从前和现在的情景。紫气是古代传说中祥瑞的象征,青霞则象征着仙气。诗人用这种对比,暗示了杜氏(可能是诗中所赠的对象)当年的宏伟和现在仍保持着的仙风道骨。

2. 隐居的宁静:“不藉金光分造化,常令石室护松萝”,这里诗人描写杜氏隐居的生活。杜氏不依靠外界的金光和奢华,而是过着平和的生活,守护着自己的石室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这反映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3. 修行和法力:“书传扶广开诸岳,佩有灵飞走百魔”,诗人提到杜氏施展法力,帮助打开仙山,远离邪恶。书传指的是修炼的书籍,扶广则是打开连接仙界的通道。佩有灵飞,意味着杜氏佩戴着可以驱赶魔障的法器。这说明杜氏不仅拥有仙术,还承担着保护人间的作用。

4. 归途的神秘:“一片归云仙路杳,可教关吏叹蹉跎”,最后一句描绘了杜氏归乡的场景。杜氏选择了一条云路返回家乡,而这条路上似乎隐藏着无尽的奥秘。关吏(路途上的守关人)对杜氏的行踪感到不理解,感叹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意象,描绘了一位仙人的归途,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还融入了对修行、自然和归宿的思考。语言虽古朴,但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