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讽刺了一位沉迷佛教、至死执迷不悟的权贵人物。
首句"此公佞佛久无灵"直接点明:这位大人长期迷信拜佛,却从未得到什么灵验效果。"佞佛"二字带有贬义,暗示他并非真心信仰,而是功利性地求神拜佛。
第二句"妖梦迷茫死未醒"更尖锐:他一生都活在荒诞的幻想中,到死都没清醒过来。"妖梦"二字把佛教信仰比作迷惑人心的幻觉,而"死未醒"三字则彻底否定了他的执念。
后两句用史书编撰的典故深化讽刺:史官为这个叫"练儿"的人写传记时,年复一年只会记载"老人星"(象征长寿的吉兆)这种虚妄的内容。这里暗指权贵一生追逐虚名,死后留下的只有荒唐的记录,真正的历史功绩却一片空白。
全诗像一把锋利的小刀: 1. 戳破迷信的泡沫——拜佛不能换来实际好处; 2. 揭露权贵的空虚——生前沉迷虚幻,死后徒留笑柄; 3. 讽刺史书的虚伪——为这种人树碑立传,只能编造吉祥话。
最妙的是"练儿"这个称呼,像给大人物起外号般充满轻蔑,而"老人星"的对比更凸显了现实(死得糊涂)与记载(粉饰太平)的巨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