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裘换酒 其二 赠吴伶杨秋伊六阕

妖獭唐宫爨。
浪抽来、太真玉笛,野狐银管。
赚紫煞红如梦呓,谁解宫移羽换。
便小部、甘陵称冠。
怪底应刘都下第,让犨麋、中贵文名擅。
些子恨,各分半。
情场那有蚣蝑馆。
几消磨、横流哀涕,华思灵盼。
巧借同昌缠钿缕,系紧湘兰蕊串。
莫误把、樱桃痴唤。
腻月流烟荷影活,拓红蟆、斗阁春无畔。
纤凤语,织花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赠给一位名叫杨秋伊的戏曲演员的,用华丽浪漫的笔调描绘了戏曲表演的魅力。全词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前六句)用神话典故形容表演惊艳。开篇"妖獭唐宫爨"用水中妖精比喻演员的灵动身段,"太真玉笛"(杨贵妃的笛子)、"野狐银管"等意象,把演员比作会施法的精怪,形容其表演如梦似幻,让人分不清是真是假。"宫移羽换"指戏曲音调变化多端,普通观众根本听不懂其中门道。

第二层("便小部"到"各分半")写演员的行业地位。说这位演员虽然在小戏班子里称王称霸,但奇怪的是正经科举出身的文人(应刘指应玚、刘桢)都比不上他,连贵族(犨麋)都羡慕他的才艺。最后"些子恨,各分半"像是说演员和观众各有遗憾,暗示艺术总有缺憾美。

第三层(剩余部分)转向抒情。用"蚣蝑馆"(蜘蛛网)比喻情场复杂,说看戏能让人暂时忘记现实烦恼。"同昌缠钿缕"等首饰意象,把演员的戏服装扮比作精美艺术品。最后"纤凤语,织花段"用凤凰鸣叫、织锦成花作结,形容表演如凤凰般高贵,把舞台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全词最大特点是通篇用贵重物品(玉笛、银管、钿缕)和神话生物(妖獭、野狐、红蟆)作比喻,就像用金丝银线绣成的戏服,既展现了戏曲的华美,也暗含"戏如人生"的哲理。虽然文字浓艳,但核心是说:再精彩的表演也有遗憾,而正是这种遗憾让人更珍惜艺术瞬间的完美。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