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仰山谒小释迦塔访孚惠二王遗迹赠长老混融

嵯峨大仰峰,云气摩苍天。
山灵喜迎客,收雨散轻烟。
众壑争飞流,四岭半为田。
修竹老岁月,乔松裹山川。
水声含万古,处处听潺湲。
是时秋色半,景气相澄鲜。
丛桂为我芳,拂拂吹清妍。
行穿苔磴滑,楼观悬其巅。
慇勤一瓣香,致敬西方仙。
人生果奚赖,俗累相拘缠。
是事且置念,一榻分云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仰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开头写仰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仿佛在欢迎游客的到来。雨过天晴,山间轻烟散去,展现出壮丽的景色。山谷中溪流奔涌,山岭间点缀着农田,展现了山水田园的和谐画面。

诗中用"修竹老岁月,乔松裹山川"来形容竹子历经岁月依然挺拔,松树高大仿佛拥抱着山川,表现出大自然的永恒与壮美。流水声仿佛诉说着万古的故事,处处都能听到潺潺水声。

秋日景色格外清新,桂花飘香,微风轻拂。作者穿过长满青苔的滑溜石阶,来到山顶的楼阁。他虔诚地上香,表达对仙人的敬意。

最后,作者由景生情,思考人生:人们总是被世俗琐事困扰,不如放下这些烦恼,像云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

张嗣古

张嗣古,宜春(今属江西)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除秘书省正字,嘉泰元年(一二○一)迁著作佐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三年为起居舍人(以上《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四年,充贺金生辰副使。嘉定二年(一二○九),由知泉州任罢,六年,由知安庆府任罢(以上《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三四、七四之三三、七五之二)。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衡州,寻除湖南路转运判官(《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图经志》)。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