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有岭南之行琴坞诸君饮钱于理安寺松巅阁赋诗留别

春风欲白江上梅,春波鼓楫江边催。
故人笑指湖山好,劝我且酌黄金罍。
停桡挈榼探幽壑,残雪峰峰聚银鹤。
万竿翠竹压空亭,百丈虬松拥高阁。
倚阁长吟怯南望,酒痕狼藉增惆怅。
桄榔烟冷鹧鸪啼,明日相思阻青嶂。
此阁此会何时忘,后约更待寒梅香。
圆蟾潜吐夜潮落,江天挥手云茫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远行岭南时,与友人在理安寺松巅阁饯别的场景。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变化,展现了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期待。

1. 前四句(春风欲白…黄金罍)
写春天来临,江边的梅花即将开放,春波荡漾催促着行船。朋友们笑着指点湖山美景,劝诗人畅饮美酒。这里用"春风""春波"点明时节,用"笑指""劝我"表现友人的热情,为全诗奠定了既欢快又略带感伤的基调。

2. 中四句(停桡挈榼…拥高阁)
具体描写游览理安寺的景色:停船带着酒具探访幽谷,看到残雪覆盖的山峰像银鹤聚集;万竿翠竹压弯了空亭,百丈古松环绕着高阁。这些意象(银鹤、翠竹、虬松)既展现了山寺的清幽绝美,又暗喻友人品格的高洁。

3. 后六句(倚阁长吟…云茫茫)
转入抒情:靠着高阁吟诗时,想到南方之行不禁犹豫;酒渍凌乱更添惆怅。想象岭南的桄榔林雾冷鹧鸪啼叫,明日就将被青山阻隔。最后以难忘此情此景、约定寒冬再聚作结,在夜潮月光中挥手告别,留下茫茫云天的开放式结尾。

艺术特色:
- 时空转换自然:从眼前饯行→山中游览→想象岭南→未来约定
- 对比手法:欢聚的热闹与独行的孤寂形成反差
- 意象丰富:银鹤、翠竹、鹧鸪等意象既写景又寓情

核心情感:
通过"酒痕狼藉""鹧鸪啼""相思"等词,传递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宦游在外的复杂心绪,最后"寒梅香"的约定又给人以温暖期待。全诗就像一幅有声的山水画,让读者看到美景,听到鸟啼,感受到诗人既不舍又不得不前行的真实心境。

0